薛开伍/文
一位朋友,被检查出癌症,经过手术、化疗,决定到风景区疗养。
我给出了不同的建议:人若不幸进入囧途,最好还是不要去风景名胜区。
青木原树海座落在日本神山富士山之下,风景很好,却被喻为“自杀森林”,自杀人数仅次于在美国的金门大桥。
英国英吉利海峡附近有一片风景奇美的长达5公里的白色悬崖,竟有数千人在此跳崖自尽,被人称为“死亡之崖”。
南京长江大桥,巍峨壮观,让南北天堑变成通途。然而,就是这座大桥,引来不少人“竟折腰”,纵身一跳,结束自己的一生。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通桥48年里,有2000多人在此跳桥结束生命,南京长江大桥成为世界自杀率较高的地方之一。
有心理学专家曾对此调查分析,认为当人们沉醉在美丽风景中时,难以自持,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想法,进而发生悲剧,而当事人却对自己的行为根本毫无察觉。
对本有疾病的人,面对美丽的风景区,壮阔景观与个人身体状况形成巨大反差,觉得个体更加渺小,更引人遐思。
风景好,并不等于“风水好”;反之,风水好,也不等于风景好。
个人以为,人若不幸进入囧途,基于“阴阳、气场、灵性”等三个方面的原因,最好还是不去或少去风景名胜区。
一是风景名胜区大多“阴阳失衡”,从中医角度分析,人体疾病无一不是“阴阳失衡”所致。从治国理政角度分析,历史上任何一次政权的更替都是“失衡失天下”。
无论是看似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还是风景如画的森林、白色悬崖等景区,虽然空气新鲜,却是至阴之地。久居此地,无疑会使阴阳更加失衡。
而对于病患,无论是癌症患者,还是抑郁症患者,导致他们身体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大多都是阴盛阳衰的结果,面对“阴盛阳衰”的此情此景,无疑会雪上加霜。
二是风景名胜区大多“气场不稳”。狭义的“气场”就是我们呼吸的空气,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水之风)。
气体流动不能太疾,也不宜过缓。气流太快,容易带走身体的能量,不利于身体能量的储存;气流过缓,污浊气体难以排出,不利于气体的新陈代谢。
显然,无论是青木原树海,还是南京长江大桥,气体的流动都容易形成太疾和过缓两个极端。
广义的“气场”要素较多,伴随我们与生俱在的“力、热、电、光、磁”都是广义气场的范畴。
三是风景名胜区大多“灵性太足”,我们经常美好地赞誉某处“人杰地灵”、有灵秀之气,比如岳麓山下就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地方,此处名校林立,人才辈出,受此灵性熏陶的人才遍布各界。
然而,灵性不可太足,太足则容易发生“灵异事件”,久而久之让人精神恍惚,甚至出现精神失常、抑郁症状,以致自杀轻生。
从玄学角度分析,以上风景名胜区大多“灵性十足”,身处此景,情绪在高亢和低落之间频繁起伏,容易感到孤独寂寞、深度忧伤,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了”、“一了百了”,甚至短时失去意识,继而发生各种诡异事件。
以上论述仅涉及一般情况,并不包括两头极端,没有千篇一律的法则,所有结论都应因人而异。过好自己的日子,走好自己的路,顺其自然,接纳包容,是人生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