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开伍
本文根据作者在经纬智库闭门会议上的《决策智慧》讲座部分内容整理。
不少企业因为换人,导致企业绩效下降,甚至破产倒闭。
然而,这项相对较大的企业运行成本——换人成本,却常常被企业管理者忽视。
为什么要换人?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进人关,员工不能胜任岗位需求;二是用人不当,责权利不对等,个人才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前者老板炒员工的鱿鱼,后者多是员工用脚投票、主动请辞。
这是一个“识人、用人”的问题,即如何“知人”、如何“善用”。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易,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无不在诉说知人的艰辛。
在评价体系尚未萌芽的过去,人们只有通过日常经验,积累识人智慧,比如,“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良”、“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苏南人多文采,江北人多政要”等等。
根据命理理论,五行对应五种人,“仁义礼智信”,一个团队如果拥有这五种人,就形成了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的“相生相克”机制。
何谓“仁义礼智信”?不妨看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宋江对大刀关胜的客观评价:大刀关胜乃义勇之将,忠义武圣之后;关胜其人战我二将,连破战车15辆,勇也;本可乘势而不来追,礼也;用计诱我水寨兵将,智也;围而不杀,仁也;擒张横、阮小七而不辱,义也。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知人、识人重要,如何善用人才,也很不容易。
有人适合当掌门人,有人只适合做副手?不管在战场上,还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确有帅才、将才、士兵之分;有人擅长管理,有人好动、喜欢销售工作,有人是技术人才,有人好静,适合财务和审计;在篮球场上,如果不结合个人所长,随意安排前锋、中锋和后卫,无疑只有失败一种结局。
刘邦在总结自己为什么成功的时候说:“谋略不如张良,理政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但自己能知人善用,善于使用这些人才。”
《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天下无废物”。在易经研究实践者看来,天下亦无废人。
在《新少林寺》中,有一段方丈与小和尚悟道的对白。方丈问:“一块金子、一堆乱泥,哪个有用处?悟道答:“俺猜金子吧”。方丈再问:“给你一粒种子呢?”方丈继续教育小和尚:“你不要看轻自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用处”。
在用人的问题上,日本人做得比美国人“聪明”。
日本侵略中国伊始,即采用“中国人管中国人”、“以华制华”战略,大量汉奸、伪军应运而生。小小的日本居然因此与中国恶战14年,中国人民付出惨痛代价。
相比之下,美国人略显“弱智”。有代表性的微软公司,在中国销售之初,各地的主管用的都是美国人,销售几乎没有什么业绩。十多年后,微软公司全面启用“中国人管中国人”的战略,效益明显提高,仅湖南省2010年的软件销售就达到2千多万元。2011年7月1日,尝到甜头的微软公司,进一步实施“本地人管本地人“ 如:”“湖南人管湖南人”,业绩直线上升。
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要说在地上跑的“老虎和狗”,谁是弱势群体?在海里游的“虾子和龙”,谁是弱势群体?大家不假思索,肯定是狗和虾子。
然而,环境的改变、时空的变化,强势、弱势很容易相互转化。大家熟知的警句“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足以说明问题。
只要用人得当,弱势可以转变为强势;用人不当,强者会变成弱者。
湖南有两位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曾国藩,娄底人,作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知人善用、团队建设成就了他。另一位是左宗棠,岳阳人,不善于团队建设,一生之中仅扶持了一个红顶商人胡雪岩,为此李鸿章制定“倒胡必先倒左”的战略。
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知人善用智慧,首先要根据“孤阳不长、孤阴不生”、“阳极必阴,阴极必阳”规律,阴阳搭配,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次,要根据个体五行特征,实现岗位与人才的有效匹配。第三,要根据人的运势起伏,因时因地因人调控,以实现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