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公认的好人,为何过早踏上了不归之路?

2018-04-04
薛开伍
4189


文/ 薛开伍


“好人命不长,祸害活千年”之说由来已久。百度一下“好人命不长”,至少有几万篇相关的文章。


人命不长?是确有其事、有其理,还是一种诅咒?


122007079.jpg


一些公认的好人,过早踏上了不归之路


37岁的丛飞生前帮困济贫,立下遗瞩捐献眼角膜,以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馈赠社会,不愧“感动中国人物”称号,是当代好人的典型代表。


雷锋、王杰、邱少云、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他们都是人们公认的好人,可他们都如白驹过隙般的在人间走了一趟,就过早地踏上了不归之路。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也不少见,相信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列举出身边发生的相关的例子。


不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好人命不长”呢?


好人往往克己谦让,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专家、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好人命不长”进行分析,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们发现,坏人经常是个性极强、自私,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总是损人利己、无法无天的人。


“好人”经常是弱者,他们总是克已谦让,舍已待人,遇纷争而不争,逢功利多让人,长期处于自我压抑状态,久而久之,身心疲惫,常常是病魔缠身,哪有不短命的道理。


还有人从植物生存角度进行分析,在一片树林或一块草地中,争强好胜的树木花草越长越大,越长越壮,谦让的树木花草既难得阳光雨露,也总被同辈挤兑,时时处于弱势,自然是淘汰在先。


好人往往缺乏抗风险意识


有一个经典的医学故事,说的是唐代有一个人头痛,到处求医问药都无济于事,只得求助神医孙思邈诊治。孙思邈经过脉诊,这人并没有病,到病人的居所一看,发现一条壁缝正对着他睡觉的头部,也就是头痛的地方。孙思邈建议把床位移动,就不痛了。


壁缝产生的“一线风”虽小,却容易伤人,可是身处大风中反而没有问题,这是因为“小风”容易被忽视,人们在大风中有了抵抗的准备


好人重给予,轻获取,在现实生活中自认为没有树敌,自认为自己行得正,无需防备别人,因而从头到尾缺乏抵抗风险的意识。


殊不知,在这个物欲横行、充满竞争的世界,你不伤害别人,并不等于没有人伤害你。一个缺乏防范意识的人自然容易受到伤害。


坏人就不同了,他们平常自私自利,有些甚至是长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种人积恶太多,时刻警惕着别人的报复;警惕性高了,抗风险的能力自然就强,受到克害的机会就少了许多。


民间还有一句话“恶人先告状”,可以佐证我的上述观点。


为什么恶人先告状?因而恶人自知理亏,他们深信“先下手为强”,只有先告状,抢先诉说,歪曲事实,才能在判官面前占据先入为主的优势。


善人好人则不一样,他们认为自己有理有据,抱着“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不去分析可能出现的变故,不去认真思考各种可能性,这样“利”就容易变为“弊”了。


命理学对“好人命不长”的解释


传统命理理论同样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很好的说明。


排定八字,一般都是首先分析“身强身弱”,身弱之人大多是好人,身弱则失衡,失衡则百病生,且这种失衡通过常规方法难以实现有效调整。


同时,身弱者一定缺少长辈的呵护、同辈的帮助。自身弱小,又无帮扶,自然也就没有抗击克、害、泄、耗的能力。


相反,坏人大多是身强之人,身强了,为了平衡,一定喜好克制别人、攻击别人,以便在克制中消耗自己;同时,身强者,抵制克害的能力就强。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


一个朋友,津津乐道抓小偷时打人的快感。我就纳闷,要是让我去打人,就是打一个我痛恨的人,我都不忍心下手,为什么这位朋友视打人为占便宜,视为快乐?


后来我理解了,这位朋友身强,攻击性大,逮住打人的机会,焉能错过?


好人要善于转移风险,把一种克害转移成另一种克害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没有人一生一帆风顺,几乎人人都有人生高峰,也有低谷和危险期。


如何有效度过人生低谷、度过人生危险期,不少易学家为此进行研究,观点众多,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这就是:把一种克害转变成另一种克害,把一种危险转变成另一种危险。


坏人做恶多了,自然时时受到别人的背后漫骂和非议,而正是这种背后的攻击和诅咒,有效的化解了自身的灾难。


记得国内某易学大师算出自己流年不利,恐有生命之忧,后来却平安度过。他分析了自己当年安全过关的原因。


原来,因为他的一些易学文章中霸气十足的观点,引来了易学界的齐声讨伐,这种攻击成为了他灾难被化解的利器。


“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是个相对概念


值得说明的是,“好人命不长,祸害活千年”是个相对概念和相对结论,好人行善积德,大家都希望他们长命百岁,而坏人作恶太多,众人都希望坏人受到惩罚。


可是,现实和意愿往往并不完全一致,人们发现该活的没有活下来,该死的人没有及时死去,在这种愿望与现实发生矛盾的前提下,自然就慢慢形成了“好人命不长,祸害活千年”的结论。


多数好人都有好的结局


身弱之人是好人,好人并不都是身弱之人,而且身弱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岁运的变化,身弱者完全可能实现新的平衡,平衡了,则百病不生,所以多数好人还是有一个好的结局。


一个百岁老妪,在总结自己长寿的经验时,一句话,就是“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做好事多了,身心就会平和,平和则免疫力强,抗疾病的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身强之人要善于疏泄自身能量


同样的道理,坏人一定是身强之人,身强者并非都是坏人,身强了,寻求平衡的方法很多,克制攻击别人并非唯一选择。如果把克制攻击别人作为唯一的选择,就要付出法律制裁的代价。因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有道是: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把富裕的能量和精力去做其他有益的事情,是身强之人实现平衡的有效方法。这也是一个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问题,在此不表。


我们既然知道了“好人命不长,祸害活千年”的道理,作为一个好人,就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要练好内功,让自己强旺起来。


也呼吁大家,要关注好人、关心好人、帮助好人,给好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帮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好人命不长,祸害活千年”的千年诅咒,让好人有好报是我的心愿,也是天下所有善良人的心愿!


欢迎转载,转载即是赞赏!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