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虽恶,意乃善。善者乃大,行而不同。表有各异,内本一也。十善其行,缘自清静。恶口虽恶,其意本善。虽为恶口,随境成法。当头恶呵,岂不为法乎。——摘自网友点评
文/薛开伍
两次坐在老谢的车上,老谢的言语令我意外。
一次是驾驶在长塘山路上,一小学生从路边停的车旁串出,跑着横穿马路,差点与车相撞。老谢大声骂道“畜生”。
此情此景,我心为之一颤。
还有一次,也是坐着老谢的车,突遇电动车主横穿马路,老谢拉下车窗,头部伸出车外,吼道“想死啊”。
其实,车主遇到不文明的穿插马路行为,口出恶言者比比皆是,老谢的所做所为,有何“意外”之处?
老谢在国学研究和实践方面颇有造诣,且一直倡导行善积德,一直在做行善积德的事。“恶语”出自老谢之口,和老谢平时的所做所为相比,形成了太大的反差。
看着我疑惑的表情,老谢似乎知道我在想什么。老谢问我,一些溺水者,被人救上来后,为什么要狠狠打溺水者几个耳光?
是啊,都已溺水,奄奄一息,好不容易被救上岸,还要吃几记耳光,让人费解。
记得小时候,我家三姐到乡村塘中,玩踩水游戏,踩着踩着不慎滑倒河塘中央,不会游泳的她在塘中挣扎,幸亏被老农救起。
我亲眼看见老农打了我三姐两个耳光。
尔后多年,想到这一幕,一直不得其解。然而当时溺水昏迷的三姐,确实是在两个耳光后,很快苏醒过来。
老谢问我的问题,也是多年来我匪夷所思的问题。
未等到我回答,老谢继续说道,许多突发事故,无一不是当事人短时意识丧失。
从玄学角度分析,无论是溺水者、横穿马路的人,还是灾祸突发现场,当事人一般属于两种情形:
一是“失魂落魄“、“魂魄”短时漂离身体,即“灵魂出窍”,以致六神无主,丧失判断能力。
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
二是有“鬼魂”等不洁之物附身,招引主人走上邪途。
此时,“以煞制煞”,用“畜生”、“想死啊”等言语、大声猛烈呵斥,甚至抽几个耳光,让当事人惊醒、“魂魄”归位,驱赶不洁之物,这正是民间常用的驱邪方法。
人吃五谷杂粮,很多时候,人会有短时的思维短路,往往就是这短暂的迷失,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如果有人能及时棒喝,可以让其六神迅速归位,进入正常状态。
看似不文明的训斥方法,实则一语惊醒迷途中人,化解当事人的灾难,不失为另外意义上的“行善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