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法罚没收入有多少?保障房究竟哪些人在受惠?“有众多的数据,一些职能部门以涉密为由,未对外公开,也查询不到。”27日下午,省人大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薛开伍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发言,“索取”知情权。
(1月28日《长沙晚报》)
薛代表之所以如此表示,在于他的一个亲身经历。他最近在关注“失独”家庭——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想了解有关的数据,于是到省里某部门的政务公开网站上进行査询,但除了几个对外服务的部门留有联系电话外,其他部门包括办公室都没有留联系电话。后来他以省人大代表的名义给该部门负责人发邮件,也是杳无音信。
按照我国的政治架构,任何一级人大代表都是代表选举他的人民在行使这一级的各种权力,但当一个代表被以各种理由搪塞,不能了解到想了解的信息,那么,他还能行使好人民赋予他的权力吗?而对于此种现象,薛代表在发言中更是直言不讳:“我说的并非个案,而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希望各级政府本着政务公开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保障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一个人大代表,知晓有关信息都如此之难,可以想见,普通老百姓如果有类似诉求,那就更不在某些职能部门的话下了。交通违法罚没收入,人们都知道,那是天天有、时时有,不能公开,到底是因为罚没收入太多不便公开?还是太少不好意思公开?保障房,如果受惠的都是该保障的对象,又有何不能对公众公开的?
可事实就是如此诡异,当有关部门在面对公众诸如交通违法罚没收入与去向、保障房到底有哪些人在享受等的询问时,都不约而同地祭出了“涉密”的“翻天印”,让你无可再言。难道这些信息,真的事关机密?一旦公开,就会危害国家与社会安全?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来看,人们似乎真的还没读到这一点。
由此,不得不追问,究竟是什么让某些职能部门敢于如此敷衍公众,乃至人大代表?无疑,这与问责制度不给力有关,与层级相护有关,但在笔者看来,所有的这些,更与少数职能部门主要官员的民主认识有关。无数的事实证明,时至今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思维,依然在一些官员的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只要能够蒙住老百姓,那即便是如同鸵鸟避险一样,偌大的屁股露在外面,任何托词都会不惜一用的。
其实,让民众知情,天塌不下来。政府信息公开,这既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要求。以所谓的“涉密”、“维稳”来搪塞民众的呼吁,不客气地说,其实是某些部门与官员抱着既得利益不想放手。交通罚没收入有多少?保障房究竟哪些人在受惠?此等事关民生的公共信息,要说“涉密”不能公开,在老百姓看来,只能是因为涉了相关部门的部门利益之密,涉了少数官员的个人横财之密,所以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肖应林)
(来源:长沙晚报)